就业创业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大学生创业者或掀新一波创业潮

更新时间:2014-05-27 13:33:34点击次数:1588次字号:T|T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又是一年就业季。这个夏天,人数创历史新高的727万大学毕业生,再度让“就业难”成为中国社会的热话题。
  面对牵动中国数百万家庭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当媒体多冠以“史上最难”或“更难”来形容就业形势之际,纠缠中国多年的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更需要洞悉症结的冷思考。
  一边是大学生“怀才不遇”,找不到工作;另一边则是一些企业“求贤若渴”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就业难”与“用工荒”的并存,凸显着谋求经济转型的中国正经历结构性的就业矛盾。
  一边是大学生进入就业岗位后抱怨“学非所用”的尴尬,另一边则是一些大高校不顾自身定位和市场需求盲目设置专业、开设课程。大学如何对接社会,培养“适销对路”的大学生,拷问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一边是国家三令五申要求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另一边则是一些用人单位在户籍、性别、年龄等方面设置五花八门的就业门槛。年年批驳却年年凸显的就业歧视,似乎成了就业季里驱之不散的阴霾。
  ……
  如今,“金三银四”的招聘高峰时段已过,手捧简历的毕业生们正在漫漫求职路上做着最后的冲刺。5月22日开始,中国新闻网相继推出“就业季”系列稿件,走进那些求职路上的大学生,多角度剖析颇具中国特色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官方力推大学生创业 中国或现新一波创业潮
  “2014年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在史无前例的727万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之际,中国官方作出上述决定。
  除了愈演愈烈的就业难,官方作出这一决定的另一重大背景则是,在这一年里,中国踏上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程。这场力度空前的改革,之于“嗅觉”敏锐者,首先则是无处不在的商机。
  鉴于此,有分析预测,中国新一波创业潮正在到来,而走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创业群体,料将成其中“弄潮儿”。
  大学生创业族的人生豪赌:放弃保研,回村种田
  继去年“史上最难就业季”之后,今夏,727万高校毕业生涌向社会,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当下中国,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不争事实,在大部分人奔忙着考研、求职的同时,一些“另类”毕业生则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创业这条荆棘之路。
  周德金便是其中一例。这名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的大四学生,本已获准保送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深造的资格,但出人意料的是,他决然放弃了这一机会。
  因为在他看来,有着比读研更为重要的“大事”要做,那就是创业。在尝试了家教服务、双人自行车租赁等诸多项目之后,今年3月份,周德金和自己的小团队终于锁定了最终的创业方向——打造名为“一天一果”的水果品牌。
  其实,周德金眼中的这件“大事”,在一些同学看来,只不过是“卖水果的小生意”而已,但他并不以为然,整日乐此不彼地奔忙着。
  从营业之初的四五种水果、百元营业额,到如今的几十种水果、冷饮、上千元营业额,时下,周德金的“大事”正在中国农业大学东、西校区生根、发芽。他告诉中新网记者,以后业务范围将会扩大到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所有高校及周边写字楼。
  “之所以选择创业,是因为想证明自己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周德金自认是个不安分的人,这名曾从丽江骑行西藏、翻越雪山的90后告诉中新网记者,萌生创业想法,也是受了一些学长的熏陶,他特别谈道了曾被多家媒体报道的大学生创业者、义工杨天龙。
  作为年长周德金6届的学长,历经千险万难的打拼之后,杨天龙的“大事”现已初具规模,其公司主营的“水果玉米”种植版图已由家乡小镇扩至全国20多个省份,种植面积也由3亩发展到3.6万亩,产值近8000万元。
  比周德金放弃保研资格“卖水果”更为出人意料,6年前,杨天龙选择从北京回到甘肃农村“种玉米”——无疑,都是一场人生豪赌,赌注是青春,但目的并不止于财富,还有担当。
  尽管目前还不知道周德金将如何“为社会创造价值”,但杨天龙的价值已经显现,毕业6年来,除了带动6000多户农民增收之外,他总负责的协进爱心助学会已资助贫困学生360人次,资助钱物折合人民币50余万元。
  中国或现新一波创业潮 大学生创业者料成“弄潮儿”
  近年来,像杨天龙和周德金这般“不走寻常路”的大学生创业者日益增多。据高等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报告,从2008届的1%到2012届的2%,中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不断上升。不过,这一比例仍远低于国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今年将高校毕业生创业提到更加显著的位置。4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国务院办公厅不久后发布的通知则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计划的“时间表”,为2014年至2017年。这一计划近期将出台。
  根据这一文件表述,中国将通过“提供创业服务,落实创业扶持政策,提升创业能力”等措施,帮助和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以“逐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
  “有人认为,国家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是为了缓解就业难,但我认为,其意义并不止于此,当今世界的一个典型趋势是‘在创业中创新’,这其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战略行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周海涛对中新网记者谈道。
    来源: 中国新闻网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