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创业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就业创业 > 正文

中国兴趣消费潮流涌动 年轻人月支出占比近三成

更新时间:2022-10-15 16:37:12点击次数:39332次字号:T|T

中新社长沙10月15日电 (张雪盈)“我每年在兴趣消费上的支出约为5000元(人民币,下同),既有联名款的洗发水、牙膏等生活用品,也有徽章、卡片等小型摆件,基本遵循按需购买的原则。”“95后”徐鑫(化名)说。

资料显示,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2012年的16510元增加18618元,累计名义增长112.8%。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个性化、多元化消费需求与日俱增。IP联名、宠物周边、潮服潮玩、香熏游艺……“兴趣消费”几乎涵盖了所有能引起人们情感共鸣的消费品,具有迭代速度快、附加价值高、文化性强等特点。

2022年9月,艾媒咨询针对中国“90后”“00后”等一批新青年消费群体进行研究,发布了《2022年中国兴趣消费趋势洞察白皮书》。研究显示,近两年来,“兴趣消费”已形成一定产业规模,七成以上消费者的主要消费诉求为社交需求,蕴含着社交、悦己等情感属性的兴趣消费平均月支出占比为27.6%。

在22岁的棉花娃娃收集爱好者陈盈盈眼中,兴趣消费是年轻消费群体自身情绪、意识和个性的一种表达。“兴趣消费只有0次和无数次。”自2019年初次购买,陈盈盈现已拥有15只棉花娃娃。“父母认为娃娃占空间,但就像老一辈喜欢集邮、集票,收集棉花娃娃也只是我‘悦己’的一种手段。”

得益于兴趣消费的蓬勃发展,26岁的向荣还“小赚”了一笔。“大多数联名款都是一次性发售,部分‘入坑’较晚的玩家为收集全套周边产品,便会从‘前人’手上高价购买。”

以2020年《偶像梦幻祭》与日本人气品牌主题店animate cafe进行的联动为例,活动期间,消费者购买售价在330元左右的蛋糕,即可获赠随机周边;如今想单独收购则需要花费5000元到30000元不等。

记者发现,基于兴趣消费潮,年轻人的消费行为正与社交形成深度捆绑。“我喜欢盲盒,在为抽中自己属意的盲盒而感到惊喜的同时,也会因处理重复盲盒感到困扰。”拥有247个盲盒的陈婧表示,在盲盒交换与买卖过程中,社交的产生几乎是必然的;而与同好进行交流,无疑也增强了自身与品牌间的黏性。

在兴趣消费的影响下,线下消费场景也在不断创新,气味图书馆、POP MART城市旗舰店、APEDE MOD色彩概念店等与多元兴趣文化进行创新融合的线下体验店,正悄然成为年轻人打卡的“心头好”,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我喜欢和人交流,希望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线下体验店,让我们在近距离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产品时,也能有机会认识更多同好,拓展自己的社交圈。”陈婧憧憬道。(完)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