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百家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正文

新疆“有毒”:相见一次,终生放不下!

更新时间:2019-02-21 13:49:00点击次数:71403次字号:T|T



新疆,一个充满梦幻的地方


  涂伟谦  撰文/摄影


 

    新疆,是我的“梦”。

    这个“梦”究竟始于何时?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编织这个“梦”的,是艳丽的色彩、迷人的风情;是动人的旋律、也是悠久的历史。这个“梦”里,既有王洛宾《达坂城的姑娘》、也有黄胄笔下的毛驴;既有“大雪满弓刀”、“不斩楼兰誓不还”的雄豪;也有一夜春风,“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正是为了实现这个梦,2018年金秋,我奔赴新疆,踏上了圆梦之旅。

   从九月十四日至十月五日,我用二十一天时间,北上禾木、南下库车,约会龟兹故城、拜谒车师佛堂,览三千年西域胜景、阅五百里天山风光!雪山、草场、湖泊、牛羊……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乘瀚海之昊风,扶摇于千万年之黄沙绿浪中,不亦快哉、亦不亦乐乎?!






    九月十五日,抵达乌鲁木齐的第二天,我就去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我在浩瀚的历史中尽兴徜徉、在丰富的馆藏文物中忘情地汲取营养。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精美的画图,把“西域”和“新疆”的历史形象地展现在我面前:4000年前的“楼兰美女”、3800年前的“小河公主;张骞“凿空”通西域、玄奘求法闯边关……不但印证了“新疆”悠久的文明史、也揭示了“新疆”与祖国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当然,最令我难以忘怀的,还是新疆的大美风光。

    九月十七日傍晚,经过两天一夜的跋涉,我们终于从乌鲁木齐来到了西北边陲的禾木。






     第二天清晨六点半,当我们拧亮手电,撩开雾障,向观景台走去时,禾木,还笼罩在一片宁静和漆黑中。

    浓重的晨雾把山峦、树林,乃至身边的逰人都包裹得严严实实。我努力睁大眼睛搜索,也看不到五米以外的东西。耳边,除了踢踏的脚步声,就是沉重的喘息声。等我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爬上观景台时,已有许多人聚在那里。






    看不见村庄、看不见树木、也看不见山峦。白茫茫的雾中,只看见身边的人都缩着脖子,要么玩弄着手机,要么傻傻地望着山下。 

    从七点到八点、从八点到九点,盼望中的阳光始终没有出现。九点二十三分,就在游客们纷纷下山以后,阳光却出人意料地刺破浓雾洒落在禾木村外的山顶上!桔红的树梢,伴着鹅黄翠绿的树叶,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分明。远山被浓云包裹、近山被迷雾遮掩。是娇羞的女子躲在云中不肯露面?还是调皮的姑娘依偎山腰撒娇?……这云遮雾罩如梦似幻的水墨山水,真惹人无限遐想。 






    十点二十分左右,云雾终于散开,禾木村也一下子坦露在我们面前。可惜的是,此时的阳光已经越过了村庄,它尽情地跳跃在白桦树梢上,把树林染成一片金黄。 

    庆幸的是,我们在禾木还要住上一晚。第二天早晨六点,当我推开房门的那一霎那,我乐坏了。原来,夜里太冷,屋顶和地上竟然都铺上了白色的霜花!七点五十四分,在霜冻中苦等一个多小时后,我终于看到西南方向出现了一絲曙红。构图、测光、对焦……“咔嚓”,拍下了第一张晨光熹微的禾木村。随着阳光的变化,我又拍下了第二张、第三张……当时的心情,只能用“一片灿烂”来形容。








       从九月十七日傍晚抵达禾木,到九月十九日上午离开禾木,这西北边埵的村庄为我展示了最美丽的风情。云遮雾罩的晨景让我迷醉,而无色无光的照片又令我遗憾。但转念一想,前人早有教诲:“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开心”,这不正是生活的常态吗?所谓“知足”、“惜福”,不正指的要坦然接受生活中诸多的遗憾甚至缺陷吗? 

       九月二十四日傍晚,经过500多公里的长途奔波,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木垒胡杨林景区。






       胡杨是我喜爱的树。

    喜欢它,是因为它既拥有刚毅的躯干、又拥有婆娑的枝叶,就像一位儒雅沉雄的男人,文武兼备、倜傥风流。喜欢它,还因为看过许许多多它的“写真”:或拖家带口扎根荒漠,欲与天地比寿!或呼朋唤友流连水岸,沉吟低首。它们,或孔武似金刚,或谦谦如君子,仪态万方引人联想、寓意深刻令人动容! 

    二十五日晨,我们进入了景区。在团友的指点下,我在景区深处终于寻找到了遒劲多姿的胡杨。






    这正是我心仪和喜爱的胡杨:

    它们树干粗壮,仿若健硕的勇士;表皮皲裂,似乎历尽了沧桑。它们有的傲然挺立怒向天穹、有的躬下身子誓不曲膝!岁月和风沙磨砺了它们的肌肤、死亡和时间也改变了它们的形貌。然而,它们却没有显现出张皇、没有显现出哀戚。或站、或立、或躬、或卧,每一株、每一棵都展示着生命的尊严或死亡的从容!虽然此刻的光线并不令人满意,但是,在瓦灰色天空的映衬下,它们却显得更有历史感和沧桑感。

    一张、两张……一棵、两棵……我倘徉在景区,苦苦寻觅、细心拍摄。静对心仪的树,就像面对久别的情人:无语脉脉、如坐春风……






    但是,拍着拍着,我却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我所拍摄的“遒劲而苍老的古树”,并非都是“三千年不倒”的枯树。有许多,其实是散发着新枝嫩叶、充满勃勃生机的“老树”。接下来,我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原来,闯入我镜头的,除了我想拍的“老树”,还有许许多多我并不想拍、但又没有办法回避、从“老树”根部萌蘖出来的一丛丛小树!!

    啊,胡杨,你真真正正地伟大!你不但以你的色彩、形态诠释了美的哲学、用顽强的生命力刻画出意志和坚韧的高度;用“死而不倒”的姿态启示人们什么叫“活得有骨气、死得有尊严”;你还拼尽了全力、不惜用自已的骨血去喂养子孙!! 






    随着旅程的增长,新疆,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风物令我感动和向往。

    九月二十六日,当我从困顿的旅途投入天池的怀抱时,一下子就被这牛奶蓝的湖水惊艳了。我的思绪一下子飞回到一年前的新西兰,回想起我与瓦卡迪普湖不期而遇的瞬间:也是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湖水、这样的山峦;也是这样的宁静与空阔,就在不经意的那一刻,我的目光凝滞了、思维静止了。就像一位暗恋已久的美人突然站在你面前,那种错愕与惊讶、那种心跳怦怦又不知所措的欣喜,像电流般一下子弥漫全身,真个是妙不可言!








    穿过层层密密的森林,登上怪石嶙峋的马牙山头,此时此刻,雪峰兀立眼前、苍松侍候身边;侧耳静听,会不时传来一阵“簌簌簌”的声音,那是从松塔上滚落的积雪,是大山的呼吸。站在高耸入云的马牙山顶,天那么矮、那么透;空气那么清、那么醇,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五脏六腑仿若被注入了“仙气”,一刹那被涤荡得干干净净!

     低头俯瞰天池,这时,你才发现:原来,在天山的怀抱中,波光粼粼的天池,也如此娇小、如此清浅!此时此刻,纵目远望,地廓天清、万里无碍!就在这一俯一仰之间,你才突然明白:什么叫“天地之悠悠”、什么叫“百代之过客”……你才突然领悟:原来人生只在“一念”、只在“当下”,没有“永远”、也无所谓“长短”。






     从九月二十七日到十月五日,我和另两位团友,又用八天的时间完成了穿越独库公路、再东向库尔勒、北回乌鲁木齐的南疆小环线自驾之旅。

    二十八日清晨,我们告别了乔尔玛,向玉希莫勒盖达坂进发时,天山,开始展现出南疆风貌的特点:蓝色的天幕映衬着黄色的山峦;黄色的山峦上,铺着雪白的地毯;挺拔的塔松青葱依旧,清澈的溪水流淌婉转……更有一座座滚圆的蒙古包不时跃入眼帘,勾勒出浓重的 “雪域天山”色彩。








    汽车在盘山公路中忽上忽下,就像穿行在色彩丰富的3D画卷。站在3300米高的阿布热勒山顶举目四望,远处,雪峰连绵首尾难见;眼前,琼台高耸如玉砌冰雕。间或,还能看见一两只雄鹰翱翔天际,把江山寥廓、岁月苍茫的意境渲染得淋漓尽致!

     然而,最让人叫绝的,还是库车大峡谷那神奇、迷幻的景色。

大约是2010年,我在朋友的电脑桌面上,就看到过李元先生拍摄的美国羚羊谷的照片,当时,就被那陆离光怪的色彩和波浪般的岩体迷住了。








     九月二十九日下午五点左右,当我们汗涔涔地踏进“天山大峡谷国家地质公园”大门时,我立刻被兀立眼前的红石崖震撼了。因为,眼前这片山崖的色彩和纹理,和美国羚羊谷的岩石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时差的关系,此时只相当于内地的下午三点。炽热的阳光照在岩石上还反射出强烈的高光,我告诫自己:“现在还不是最佳的拍摄时间,正好趁机往山谷深处走,好寻找最好的景点和机位。”

    随着游人的脚步,我匆匆忙忙地钻进了山谷。谷底是渗水的沙土,我趟着泥水不管不顾。看两侧崖壁,相距大多不足十米,似有触手可及的感觉。山崖错落互出,道路顺势弯曲。峰回路转,步步有景,让人目不暇接。此刻,日光正盛,蓝天一线。我正懊恼着“不是好时候”。猛然间,却发现了山色的不同!那是怎样的一种奇遇啊?原来,两边错落的崖壁,此时正呈现着完全不同的光影效果:受光的崖壁,泛着刺眼的白光,但对面的崖壁却正好反射着它的光辉而显现出半透明的粉红!千万年的风沙磨砺了山崖,所有的崖壁都被刻画出圆润的线条,仿佛一张张竖立的密纹唱片。——这不正是我所钟情的羚羊谷的色彩和纹理感觉吗?








      “开机——构图——曝光锁定——对焦——拍摄!”就这样,我从南天门拍到玉女泉,又从玉女泉拍到显灵洞……直到返回谷口最近的“神犬守谷”,太阳已经西沉、阳光再也照不到山崖,才悻悻地离开了大峡谷。

     二十一天、七千里的旅程。对内地任何一个省份来讲,都是不短的时间与距离。但是,对于拥有160万平方公里面积的新疆来说,这只是兜了一个小圈儿。然而,就是这一个小圈儿所呈现的风貌,已经让我惊叫连连。








    这些年来,我去了西藏、去了欧洲、去了澳洲新西兰,去了那些被大多数旅游者誉为“摄影天堂”的地方,但内心却始终涌动着失落和遗憾。因为我知道,就在中国西部、在我身边,就有那么一处兼具西藏的雄奇与瑞士的秀美的“化外之地”,这个地方,就是我心心念念的“新疆”!

    如今,我的“新疆梦”已画上圆满的句号,但我知道,这只是开头,因为“新疆”有“毒”:只要你去过一次,就会永远放不下她……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