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百家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艺苑百家 > 正文

历经磨难瓷魂在 圣母金火代代传

更新时间:2019-04-18 10:24:41点击次数:88360次字号:T|T


——记中国钧瓷守艺人付清臣



        本网讯(李龙龙  贺景昌)“我这一生,始终都在从事着我自小就无比热爱的钧瓷事业。”这是4月12日记者在河南禹州神垕镇“付家钧窑”采访时,听‘中国“钧瓷守艺人”付清臣先生说的第一句话。

         “付老是许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为人低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干家。”经禹州钧瓷界朋友举荐,记者于时日上午慕名抵达“付家钧窑”时,付老正在作坊与儿子付红新一起探讨如何传承和创新、提高钧瓷制作技艺。许是初次相见,记者十分惊讶:梳着黑白两发相间背头、穿着深灰色朴素拉衫、说话不紧不慢、今年已76岁的付老没有丝毫的大师架子,为人谦逊,和蔼可亲,就像自家慈祥的老人。得知记者访意后,看上去好像不善言谈的付老竟一说起钧瓷来便精神抖擞、如数家珍。

          据付老介绍,1957年他15岁时就跟随卢广东、郗  杰、王喜娃、任  坚、卢正兴等老一辈艺人进入禹县国营瓷厂,成为恢复中国钧瓷实验生产的首批工作者。由于他师从于师爷--钧瓷老艺人卢广文、卢广东叔伯兄弟和师叔卢正兴,且能吃苦耐劳、踏实好学,制钧技艺日益提高,入厂不久就成了同门师兄弟中的佼佼者。后因工作优秀,连任钧瓷制作车间主任18年,1984年被提拔为技术副厂长,直到2009年国营瓷厂改制而自谋职业,并兼任神垕镇古陶研究室主任等职,还被神垕镇陶瓷中学聘为辅导专家,定时到校传授钧瓷制作技艺。经他辅导过的学生,后来大多都成了国家级的“工艺美术大师”。

          离开瓷厂后,他与昔日业务往来的的好友——北京故宫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的徒弟毛晓沪分别投资5万元,联合建起了“付家钧窑”,主烧虎头瓶、双龙尊、活环瓶等工艺品60多种,近销国内各地,远售他乡法国,年销售产品达5万多件,为振兴民营经济做出了贡献。

          2003年,因受国内外经济影响,瓷业界处于低谷,付家钧窑被迫停产,转型成为付家独资经营的家庭手工作坊。产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定做,除仿制元、明时期的一些瓷品外,主要生产茶具、酒具、餐具、装饰品等传统的家用类瓷品60多种。由于质量过硬,诚信经营,开坊至今订单应接不暇,产品供不应求。

           2005年新年伊始,付老激流勇退,宣告退居二线,由其已获“河南省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的门里徒弟,也就是他的儿子付红新接管作坊并组织复产和继任“付家钧瓷”掌门。

            退居二线后,付老没有待在家里坐享清福,而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不须扬鞭自奋蹄。2005年至2008年,他被开封官窑请去做技术总监4年,带出徒弟5人;2009年至2014年,他又被邀赴汝州担纲了6年的烧制汝瓷技术指导,培养徒弟6人。

          “1990年,为肯定父亲从事工艺美术工作30年和为中国瓷业发展振兴作出的突出贡献,原国家轻工部给他老人家特别颁发了荣誉证书;1992年,老人家的钧瓷产品‘活环平’荣获‘首届中国国际陶瓷精品博览会’一等奖;

           1995年,父亲研制的‘汝瓷烧制工艺’获河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颁发的‘科技成果二等奖’。”当问起付老“几十年来,您都有哪些荣誉可以分享时”,付红新停下手中的活儿,起身到付老住室抱来一大摞的荣誉证书和奖牌、奖杯,一边手指奖物,一边向记者介绍受奖内容。

           “2001年4月28日至5月28日,国家文物局和故宫博物院联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真品暨仿品展’,父亲被聘为专家委员会委员,并技艺表演近两个月,荣膺‘精益求精、表现突出’称号;2002年和2008年,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河南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先后授予老人家‘陶瓷艺术大师’、‘陶瓷专家”称号;2009年4月,许昌市文化新闻出版局授予他‘许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钧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河南省陶瓷玻璃行业管理协会授予父亲‘河南省杰出陶瓷艺术家’殊荣,并被聘为河南省陶玻协会古钧研究所技术总监,同年成为中国古陶瓷研究学会会员。

            “还有就是2018年11月24日,全国钧瓷界首次评选出‘钧瓷守艺人’13位,父亲名列其中。北京陶瓷艺术馆、禹州市钧瓷文化旅游试验区办公室、禹州市钧瓷行业文化协会联合颁发的证书上这样写道:由于您高超的工艺技能、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及在钧瓷行业做出的突出贡献,经过评审,授予‘钧瓷守艺人’称号。”

           “您能简要谈一下钧瓷的复产和您对钧瓷的理解吗?”“钧瓷的复产是这样的。禹县国营瓷厂兴建于1957年,当时主要生产出口实用瓷,还有一项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恢复钧瓷生产。”忆起昔日那激情燃烧的岁月,付老感慨万千,记忆犹新。“当年,中央拨款7万元,专项用于钧瓷复产。县里组织专门人员,分赴外地把我师爷、师叔等钧瓷老艺人都请了回来,开始了钧瓷的研发和复产。”

           付老说,“钧瓷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它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是咱神垕镇独有的国之瑰宝;它凭其古朴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复杂的配釉、‘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新中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直接关怀下,钧瓷的恢复烧制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不断的作为国礼现身世界。2008年,钧瓷烧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钧瓷是火的艺术,土的传奇。钧瓷胎骨釉药全部采用禹州特产的孔雀岩、虎皮玉、阴阳土、玛瑙石、豆腐石等名贵矿物,经夏日暴晒、秋雨浸润、冬霜寒冻、春风软化,然后再用源出嵩山的颍河水,练泥制釉,历经制泥、拉坯、造型、成型、修坯、晾晒、素烧、施釉、釉烧等数十道工序,才能迎来最后决定是否成器的炼狱般神火的淬炼。而钧瓷烧制之难,自古就有‘生在成型,死在烧成’和‘十窑九不成’之说。那些因为有瑕疵而被砸碎的钧瓷碎片,我们艺人给它起了个凄美而赋有诗意的名字‘瓷魂’。这些碎片历经七十二道磨难,最后却未在烈火中永生。但是它们虽一文不值的躺在那里,却无言地诉说着从土到瓷的艰难历程,证明着钧瓷的来之不易和非凡价值。”付老的话,让记者长了不少见识。

         “钧瓷之美,不仅有色彩斑斓的静态之美,更有‘开片’达60年之久的动态之美,在色彩斑斓的釉面形成了冰裂纹、珍珠点、莵丝纹和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特别具有审美价值的是冰裂纹,俗称‘开片’,纵横交错,如网状分布。在开片形成的过程中,会产生裂开的声音,一边欣赏着冰河初进、碧玉凝香的奇妙现象,一边聆听着轻灵而噼啪悦耳斯琴若铃的开片之声,真是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奇妙审美体验。”

          “说起窑变,这里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古时候,有一皇帝想得到梦中的一件钧瓷宝瓶,但窑工们千辛万苦,总也达不到皇帝的满意。因此,皇帝怒杀了一个又一个窑工……这时,一位美丽的姑娘挺身而出,她决心以身投窑,将自己的血气渗入匣钵,烧出宝物。于是,当炉火烧到关键时刻,她纵身投入炉火之中……。就这样,一对鲜红鲜红的瓷瓶终于烧制出来。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姑娘,把她尊称为‘金火圣母’。也许,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它却体现出了窑工们厚重质朴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付老绘声绘色的讲解,令记者大饱耳福。


        “您对钧艺传承如何看待?又是怎么做的?”


         “钧艺传承不外乎两点。一是传统的师傅带徒弟,中规中矩。二是精神方面的传承,即在继承传统钧艺的基础上,通过寻觅并吸纳中华本土古老的陶艺精华,将规整的艺术钧品赋予历史的印记,进而创作出深受人们青睐、符合当代人欣赏需求的时尚作品。”

         “就以红新为例吧,他既是我的儿子,又是我的门里徒弟。对他的作品,我从不指点,也不干涉。唯一教导的,就是要求他独立思考,创作出的作品一定要个性鲜明,别具一格。现在,最令我欣慰的是,我家已有3口窑,儿孙们没有辜负我的希望。2014年,红新就已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了,我的老二孙子也在红新手把手的培养下‘出师‘了。我的大孙子很有个性,不喜钧艺爱武装,现在是一名威武的解放军战士。”
         ……

        “要做钧瓷行业的行家里手和实干家,就必须要以传承钧瓷文化为己任,具有创出精品、真品的崇高追求和百炼成钧的拼搏精神,还要拥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胆识勇气和‘我不冲锋谁冲锋’的责任担当。”采访结束时,付老握着记者的手如是说。

         “付老,您为钧瓷行业乃至国家作出的贡献,历史不会忘记!祝您安度晚年,生活幸福,健康长寿!也诚挚祝愿‘付家钧窑’做强做大,代代相传,不断为国家的税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挥手惜别之际,记者对付老及其家人表达了自己的祈福和祝愿。(李龙)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