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声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百姓心声 > 正文

明思路调结构 促增收惠民生

更新时间:2015-08-21 14:56:37点击次数:1036次字号:T|T


----------------峨边五渡镇双凤村民委主任杨志军同志先进事迹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通讯员赵厚)今年49岁的杨志军,196512月出生在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双凤村二组一位普通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为了给父母分担家庭重担,他毅然放弃升学的机会,外出打工挣钱。经过几年的艰辛努力,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回乡创业,办起木材加工厂,完成了从打工仔到木材加工厂老板的蜕变。201011月村两委换届选举,经组织推荐,选民投票选举,高票当选为五渡镇双凤村民委员会主任到至今。

 

转变观念  依托资源促农增收

 

杨志军同志赚得人生第一桶金后,回到家乡,看到家乡丰富林竹资源,由于交通瓶颈,运输成本高,林农望林兴叹。他多方筹措资金办起五渡镇境内第一家木材加工厂,对辖区内的竹、木进行初加工,解决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民群众增收。

 

担任村主任后,杨志军看到五渡镇丰富的林竹资源,林竹产品附加值低,群众在林竹产业增收的难度大。转变思想观念,由自己牵头,采取股份合作形式自筹资金300万元,新建了峨边彝族自治县五渡镇正鑫竹纤维加工厂,收购境内竹子,进行精深加工,竹浆造纸。解决了30多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将竹子收购价由300/吨提高到450/吨,林农直接增收100余万元。

 

履职尽责   惠及民生群众得实惠

 

自担任双凤村主任以来,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两委结合该村实际,明确了“发展抓项目、产业抓特色、增收抓劳务、和谐抓民生”的工作思路,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生态旅游、劳务输出为重点,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民生得到有效改善,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搞好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双凤村山多地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实际,很抓春季大量务工人员外出的时机,协助抓好外出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搜集用工信息,联系用工单位,有组织地抓好劳务输转,有计划地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举办厨师、电工、焊工、砌筑工等了劳动技能培训6期,培训务工

人员达300人次,劳务输转1500人次。

 

发展林竹产业,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自治县林业主管部门指导下,配合搞好林竹产业发展规划,积极探索林业发展新模式,广泛动员全民参与植树造林,病虫害防治、林木间伐、迹地更新、残次林改造等绿化美化和护林防火工作,加快改善生态环境步伐。鼓励林农发展经济林木,带动他们发展果树经济林木种植,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该村人工种植家、柳杉2万余亩,挂挂竹1500余亩,每年生产挂挂竹笋75万斤。林农每年人均增收0.5万元。

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惠民生。杨主任积极向镇党委镇政府领导汇报争取,2013年“土地整理项目”项目正式落地双凤村。该工程投入资金860万、改田、改土、硬化组级公路11.84公里、碎石路5.06公里、堰渠硬化1600米农业基础实施和群众生活水平得到的很大改善。

 

实施新寨建设,改善群众人居环境。在自治县扶贫移民局领导和镇党委、镇政府关心支持下,2014年彝家新寨建设项目落户在双凤村,该项目新建农房58户,改建58户,修建了6275米连户路。2013年争取安全饮水项目18万,修建人畜饮水池14口;2014年实施了全村13个村民小组农网改造,2015年争取项目资金34余万元修建村级活动室,群众搬进了新居,用上放心电,安全卫生饮用水,彝汉群众出行和人居环境得到很大改善。杨志军同志为了按期完成彝族群众搬迁动员工作,自愿垫支为彝汉群众购买建筑材料和修房资金,现在,群众逐步居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这与杨主任努力是分不开的。

 

发挥资源优势,多方争取资金项目。利用乐山市高新区投资促进局机关工作的徐飞同志挂职双凤村第一书记契机,村两委积极协调配合第一书记开展工作,积极向上级领导汇报该村现状及打算。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2013年至2014年争取高新区项目扶持资金35万元,堰硬化1400米,硬化8组公路450米,硬化4组公路450米。目前,该村通组公路全部硬化,联户路硬化到农户,灌渠连接到田间地头,夯实了农业基础设施。

 

培育特色种养,做实产业布局。依托双凤村境内的峨边山地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峨边正宏专业种植合作社,采取“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形式,发展野猪养殖和流转土地发展羊角菜、芋头魔芋种植,吸收剩余农村劳动力就业,实现群众就地务工。村两委积极服务专合组织,实现专合组织有序发展,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做实产业布局,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金土地”、“彝家新寨”等工程项目实施,涉及碎石路面的铺设、公路硬化、蓄水池建设、堰渠修建、人畜饮水工程以及改田改土等工程,牵涉各组及部分村民的切身利益,各做纠纷应运而生。随着法律知识普及,群众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强,对矛盾纠纷调处提出更高要求。村两委一班人积极配合工程队施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

 

双凤村全镇最大村人口1500多人,矛盾纠纷多。作为村民委主任,他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解决十组彝汉群众纠纷时,经过几天共同努力,有时既要出钱,又要出力。又如:在解决该村茅山组吃农药中毒死亡纠纷时,由于对方家庭经济困难,拿不出钱,杨主任主动垫支4万多元,调解好纠纷。事后多年,事主才还给他。

 

如今,身为村民委员会主任的他,在全体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双凤村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群众对村干部的满意度也逐步提高。杨志军同志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赢得群众的信任。正是他的辛勤工作,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村民素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