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声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百姓心声 > 正文

发挥“第一书记”功能 做好“暖心秘书”工作

更新时间:2015-11-18 13:34:19点击次数:1757次字号:T|T


——从黄平县一些驻村工作事例谈“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随想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 (廖尚刚)在新一轮的精准扶贫工作中,贵州省黄平县各级驻村干部肩负着全县扶贫攻坚,并引领老百姓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县委和县政府要求各位驻村干部下到基层去,要带着感情进村入户,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用踏实的工作作风和敏锐的发展思路,在贫困村中“知群众事、解群众忧、为群众想、帮群众富”,在沉下身子“接地气”中,亲力亲为去当好服务群众的贴心人和致富参谋。

 

近年来,黄平县在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中,为许多党员干部凭着一股真挚的为民之心,到群众中去察民意、观民情、做民事、解民忧、让民惠,用一颗颗炽热的“暖心”为老百姓办了大量的实事和能事,先后涌现出了一批先进的驻村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的一行一言践行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缩短了“最后一公里”的距离,成为了全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的代言人和帮助群众寻求发展的楷模。特别是2015年以来,中共黄平县委坚持按需选人和按质选人相结合方式,按照党群干部进弱村、经济干部进穷村、政法部门进乱村、农业干部进产业村、科技干部进专业村的“五进”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派142名机关党员干部担任142个村“第一书记”或“书记助理”。

 

在此基础上,县委又从同步小康驻村队伍中,另外选派出363名队员组建142个“暖心秘书”工作组进驻142个村开展代办、服务工作。使全县在选优配强驻村干部中,各项便民服务实现了全覆盖。这些同志下到村里,凭着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在为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和盘活各种有用资源,开展土地流转或合作开发农经项目上谱写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得到了群众的爱戴和好评。

 

如县委党校派遣龙剑波同志到新州镇学坝村任第一书记以来,他抓住学坝村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帮助村级制定种养殖规划,在瞄准产业方向上,发动群众在山地和田坝里种植1470亩烤烟、太子参、莲藕、草莓、特殊葡萄、无籽西瓜、环保蔬菜、稻田养鱼的同时,还带领30多户农民探索出了“引允上山”、“赶鸭下河”的家禽养殖路子,使村里的种养殖产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农特产品进入县城和周边城市,今年预计给学坝村群众带来600多万元的农业收益;县农业局干部吴忠萍同志到浪洞镇后寨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以实施“产业强村工程”、“金种子带富计划”为契机,自己通过对当地的土质进行科学论证后,自费上万元给群众免费购进美国芦笋种子,发动村民在200余亩的田坝上改变常规种植,她在创办“合作社+技术员+农户”的发展模式上,给群众跑市场、找酒店等销售场所,为群众的芦笋拓销路、开财门,一下子带出了48个“芦笋富翁”;县人大机关的潘东同志自从到谷陇镇克麻村任第一书记之日起,积极在“如何谋划一个产业、培养一批金种子、争取一些项目、帮扶一批群众”的思路中努力着。他通过各种渠道帮助村里协调了206万元,先后给村里维修了消防池,建起了农民文化乐园和进寨硬化公路。同时还整合了国土等部门80万元资金在村里规划了数百亩的稻田养鱼基地。

 

上述这些“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仅为全县同步小康驻村队伍里的一个缩影。不过,我们在走访一些贫困村寨时,也发现有的“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在基层里,还存在着工作“找不着北”、“没官没位,跑了得累”的“难为”或“不为”的现象,因而在驻村吕,不是给群众带来“扰民”,就是仅流于开开例会、听听文件、走走观看的怪圈。有在经常以单位事务繁多为由,在接受当地党委和政府安排的任务时,多以电话遥控和指挥村干或组干,给那些工资少、工作量大的基层人员增加累赘和负担。

 

要当好一名让群众欢迎和受百姓拥戴的“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看自己在服务群众和开展支农工作中,有没有怀着一颗亲民爱民之心去为群众做一些所思所盼的工作。这些工作即使只是芝麻大小的丁点事务,能够让百姓看到实实在在付出,驻村小事如果做多做久了,百姓的口碑会由感而发。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一颗真心实意的驻村为民之心,即使在驻村帮扶中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手笔”,也能让群众满意和打上“红分”的。笔者认为,要让党员干部在基层里诚心诚意地做好为民服务,首先应从综合管理、制度建设、教育引导、宣传先进和培养提拔等方面来引导和激发驻村服务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笔者曾经也是一名连续几年的驻村工作者,就干部下基层的问题也有自己的催人奋进的感想,同时对一些走马观花的驻村干部也由衷地表达一种无奈。就驻村工作的种种表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一是监管不力的干部。一些乡镇对“上面派下来”驻村干部的管理上还存在着“不想得罪人”的思想,没有从考勤报告、督查通报等制度机制上给予个别“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的监督和约束,同时派出单位也没有对派驻的同志作全程跟踪,甚至有的单位领导也没有深入干部所驻的村寨开展调研走访和了解干部入驻情况,在很少监督和过问干部到岗到位的前提下,也是造成一些派出的“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形同虚设的架子。

 

二是安于“静态”的干部。有的驻村干部虽然能时常下到基层一线,但由于没有从工作上去转换支农扶民思想和为民服务态度,加上没有加强对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法律法规政策的学习,因而到群众中去往往形成无所事事或无所适从,甚至有时群众遇到困难和问题时,也不知如何给群众解释和疏导。

 

三是摆“官架子”的干部。一些驻村干部平时到村里不是想方设法去为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务,而是自以为是“上级下来的”,动辄在群众中颐指气使,耍架子、评击人。

 

四是“走读吃喝”的干部。有一种干部不学无术,好逸恶劳,常以“上级干部”自居,平时在村里不想给人办事,只图有吃有喝,群众有事他推托,无事乱表态。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党群和干群关系。这样的干部,引用村干和群众的不满之言,就是“与其说驻村,不如不要来麻烦!”

 

为了加强驻村干部的管理,笔者认为可以借鉴一些乡镇和单位的驻村管理经验,这对“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的监督起到非常可行的。如谷陇镇每月采取对“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每月初定期下发工作要点、每月底让驻村干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每半年定期开展述职测评以及定期开展工作督查;县农业局为了监督本单位下派出的28名干部做好服务群众活动,他们还专门设立了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办公室,负责对派出干部的工作管理、跟踪服务;旧州镇党委在驻村干部中建立轮流值班、场天集中、代办工作和办事引导台,积极为群众提供快捷高效服务,解决了百姓办事难、找人难的问题;一碗水乡采取代办事项登记入册,形成“一事一案”;人社、民政、林业等部门单位为“暖心秘书”开展代办事务提供“绿色通道”、“一站式服务”等。

 

此外,对“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充电”、“加油”也是提高他们工作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基础。中共黄平县委今年除了先后4次对这些驻村干部进行培训外,一些乡镇也采取多种形式对“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进行了系统的管理和业务培训。如新州镇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业务培训会,在帮助他们“补课充电”中,使驻村干部随时用上级的指示和季节的工作安排对照自己开展服务工作。此外,一些单位还注重从经费、住宿上解决“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在驻村工作过程中的困难。如农业、水务、国土等派出部门还建立驻村帮扶专项资金,每月两次给驻村干部报销往返公共交通费,还与所驻的村积极协调,利用村活动室、村级小学等场所为他们提供住宿和办公场地,让他们真正能安心驻村,乐服务于民;重安镇建立起“一月一访”制度,使“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入群众中开展党的强农惠民政策宣讲和跟踪帮扶贫困户,等等。

 

如果派出单位和乡镇从多方位去对“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进行管理、监督和教育指导,从表扬先进、鞭策后进中对驻村干部加以关心和支持,组织人事部门对在服务“三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彰奖励上,应该给予提拔任用,决不能让踏实肯干、默默奉献的老实人在政治前途上吃亏。如以军令状形式对“第一书记”和“暖心秘书”进行优胜劣汰考核和兑现,我们相信,大多数的驻村的同志都会从被动下去到主动“干活”,从要我驻村变成我要驻村,使他们在“接地气”中为群众办出大量看得见、摸得着、收得效、富是快的实事。这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和实现小康的目标就会指日可待。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