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榜样力量 > 正文

郭小旋:山村飞出的小百灵

更新时间:2020-11-19 12:42:17点击次数:348603次字号:T|T

      她能歌善舞,将魔术、变脸、舞蹈等表演艺术融为一体,使舞蹈艺术独树一帜,更具观赏价值。她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不遗余力地丰富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她用执着诠释了一名乡村文化工作者的责任,用汗水书写人生精彩。她就是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社会保障和文旅局工作人员郭小旋。




酷爱歌舞  暗下决心
      郭小旋出生于湖北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一个小山村,小时候,父母一边干活,一边唱歌,她也跟着唱,耳濡目染,受到父母熏陶的她渐渐地也喜欢上了唱山歌,跳舞。上学以后,她每学期都担任班上的文娱委员和宣传委员,负责节目编排等工作。学校每年的“六一”儿童节,或者歌舞比赛总少不了她的踪影,她因此受到老师的宠爱,同学们的青睐。

十八九岁,她随父母生活在农村,乡下庄户人家哪家要是举办婚庆喜事,她非得跑去听别人唱歌,看人家跳舞。有一次,她见到戏台上出现一群帅哥在表演节目,她看得眼睛一眨也不眨的。他们表演的是魔术、变脸和水袖,这些节目令观众眼前一亮,新鲜而十分有趣。对于一个自小酷爱音乐,能唱山歌民歌的她来说,此时此刻,可谓是心潮澎湃,羡慕不已。自此她暗暗地在心里下定决心,自己也要到台上去表演。




拜师学艺 终有回报
      郭小旋辞别父母,不惧路途遥远和学习中的困难,来到异地他乡拜师学艺。为了把魔术、变脸和水袖等多门技艺学会,她白天跟师傅学习动作要领,晚上便从书本上学习理论知识,第二天再把书本上的知识搬到实践中来。如此这样,理论联系实际,再结合自己的领悟,达到融会贯通,学习掌握起来就容易多了。
      在跟师学艺的那段日子里,她每天黎明即起,日落方歇,苦练基本功。曾连续三个月,她每天仅睡4小时,有一次,她在练习水袖时,突然晕倒不省人事,送医后,医生诊断她是因为劳累过度,全身长水疱,导致免疫力急剧下降,在医院住了十多天后,身体才得以康复。
       4年时间过去了,她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表演梦,而且还将魔术、变脸、舞蹈等表演艺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独创出极具观赏性的古装舞蹈魔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代表作:清代格格服舞蹈变伞,大唐贵妇服舞蹈变花。

      将魔术融入古典舞蹈,魔术手法行云流水,舞蹈动作出其不意,二者结合,实乃天衣无缝,加上端庄典雅的“格格”服,以及现场变换出来的大大小小的小花伞,这一场舞蹈魔术秀真是独树一帜。在“宜昌最美社区”评选活动首场纳凉晚会现场,郭小璇自创的舞蹈魔术征服了全场观众。她的付出没有白费,终有回报。郭小璇作为特殊人才引进,成为龙泉文化站一名工作人员。




尽职尽责 无私奉献 
      在郭小旋的生命里离不开文化文艺,放不下文艺工作。2014年,29岁的郭小旋远离亲人,满怀憧憬来到龙泉这片沃土,开始了她的人生之旅。
       郭小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她吃苦、虚心、诚信肯干;在职工眼中,她热情、温和、真诚待人。她把文化站当成自己的家,吃住都在文化站,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是她毫无怨言。为培训农村文艺骨干,丰富群众文化生活。郭小旋常常深入到村组农户,一去就是十天半个月,为村民编排节目,给她们设计服装,教她们舞蹈动作和表演技巧……吃、喝、住和村民文艺爱好者在一起,和她们结下了不解之缘。虽然自己的年龄比大多数文艺骨干小,但她们都亲切地称她为郭老师。由郭小旋编排指导的文艺节目,每次演出,都能让观众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很受老百姓欢迎。她精心指导的雷家畈村和青龙村社会文艺团队分别获得“夷陵区2017年优秀社会文艺团队”称号。
      既然大家需要我,说明自己还有价值。郭小旋每次工作很累的时候时常这样安慰自己。能帮到他人,在教别人之前,自己必须先要会,而且要精,否则临场就会闹笑话,所以工作之余,她总是自费去学习,再免费教给别人。
      郭小旋经常利用生态环保的树叶为“演员”设计别具一格的服装。记得2017年“三八”前夕,笔者到雷家畈村采访,亲眼看见郭小旋为村民自制的一件件环保演出服装,靓丽多彩。精神抖擞的农民演员,神采飞扬,扭腰翘臀,舞动双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紧张排练。为迎接“三八”节的到来,这支乡村“T台秀”文艺队,在她的指导下,摒弃了以往传统的歌舞表演形式,自编自导,不仅利用身边资源,变废为宝设计了演员服装,还在节目内容上大胆创新,创作出许多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在人员上也进行了改革,推陈出新一些新面孔,让更多的农村妇女同胞参与节目中来,打造出全新的穿越T台秀。
       全镇各级各类演出由于道具太多,她把道具进行分门归类,并贴上标签,然后,在自己的家里腾出一间房,专门用来装各种道具和演出服装。无论是哪个村,还是部门单位,只要有需要,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把用得上道具和服装免费借给他人用。有一次,雷家畈村文艺队的几个文艺爱好者跑到郭小旋家里,要郭小璇为她们编排一个新节目。仅一天的时间,郭小旋为她们排了一个《老汉背妻》的新节目出来,还把自己崭新的《老汉背妻》一大箱整套道具借给了她们。
       郭小旋不仅会唱山歌善舞蹈会戏曲,还擅长古筝演奏、特色舞台魔术、川剧变脸和舞蹈编舞,多种技能于一身的她仍然勤奋好学。在文体中心工作时,她就努力学习了舞蹈编排,因为工作需要,她不仅自己学会了剪辑舞台音乐,还自己购买道具掌握了演出道具的使用技巧。为各村的节目排演节约了一大笔经费。
      她随喊随到,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原单位合并成文旅局后,工作面更宽更广了。为了工作需要,她又努力学习开关各种设备,以及讲解任务,承担起龙泉镇规划馆、姜祚正艺术馆、龙泉镇图书馆的开馆闭馆以及讲解。在开馆前短短的一周时间里,她娴熟地掌握了开馆闭馆操作流程,参展那天她得心应手,得到了领导、同事及参观者的肯定与夸奖。

2015年,在全市开展“谁来上春晚”的评选活动中,她的魔术表演以夷陵区十强的成绩进入决赛,在市里半决赛中,评委全票通过进入总决赛,最后她获得了青年组金奖,上了当年的市春晚。她多次利用休息时间,为龙泉镇各村社区编排节目,培训了一大批乡村文艺骨干,其中两次为雷家畈村编导、演排 “三八”活动和“申报夷陵区优秀社会文艺团队”汇报演出,得到市区领导一致好评,并作为龙泉专场参加市区大型活动演出。为增加古镇旅游和青龙村红梅节人气,由她编导的《白娘子》、《礼仪之邦》等古风舞蹈多次代表单位参加义演。




丰富生活  乐当使者
      深秋时节,笔者漫步龙泉,这里碧水荡漾、绿树掩映、美酒飘香、高跷狮子、文脉传承、古韵流芳,一股浓郁的乡村文化气息迎面扑来,催人奋进。
       龙泉每一个村每一个组,都留下了郭小旋的足迹。近年来,在郭小璇和同事们这些文化使者的共同努力下,把文化惠民当作构建幸福龙泉的重要元素,不断完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该镇充分整合文化服务资源,进一步完善了培训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硬件设施。龙泉各村都建立了综合文化中心,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文化健身广场,数百人的书画艺术队伍,10多个民间文化剧团,50多支广场舞队,1000多名文化志愿者。强有力的各项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龙泉人的文化生活提供了保障。声乐、书画、瑜伽、舞蹈、.拳术等多门课程,同时中华龙麒麟鞭,足球等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使龙泉人民品尝到了文化饕餮盛宴。
      她们把群众文化活动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与龙泉历史文化底蕴,与倡导文明健康和谐,有机结合起来,文化之花在龙泉这方热土绚丽绽放,大放异彩。由郭小旋手把手指导的雷家畈村地方歌舞,接地气,原汁原味的农民舞蹈深受观众喜爱。这其中包括有歌舞《新龙船歌调》、《我在茶山等你来》,表演唱《回娘家》、《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独唱《喜上眉梢》,广场舞《歌在飞》等几十个节目,无不凝结着她的汗水。
      龙泉这里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法官泉、青龙、雷家畈等村都有自己的文艺团队。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足,富裕后的村民们迫切渴望多彩的精神生活。龙泉镇稻花香龙凤桥小广场上,每到傍晚时分,有许多村民来这里散步、打球、跳广场舞。她们远离牌场,以歌为伴,与舞为侣,歌舞成了村民的精神乐园。
      6年来,她成绩斐然,不仅让单位荣光,也给予她灿烂的光环。由她自创的魔术舞蹈代表龙泉文体中心参加宜昌市春晚演出,作为特邀嘉宾参加兴山春晚、五峰春晚节目录制,先后接受了宜昌电视台《直通春晚》和《欢乐民星》人物专访、夷陵电视台《夷陵民间能人榜》专题拍摄、三峡晚报进行了专题报道。她多次参加由宜昌市文体局和区文体局举办的各类大型活动演出;黄梅戏和戏曲水袖舞也被区文化馆多次邀请参加戏曲晚会;被夷陵区文化馆邀请主演创作曲目宜昌丝竹戏《幺姑出嫁》和创作舞蹈《丝竹乐舞》深受观众及专家好评。
      郭小旋这个乡村文化使者,她用汗水诠释青春。她的精湛演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成长为极具高度信誉的文艺工作者。她在乡村文化这块沃土里,坚持信守承诺,默默奉献,掘出乡村文化的源头活水,让乡村文化焕发出勃勃生机,让村民分享文化发展的大餐。(曹文乾)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罗少雄)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