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美食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游记:走进川西北高原

更新时间:2019-09-04 13:12:42点击次数:63668次字号:T|T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跟团旅行起早贪黑在所难免,然而,你恐怕没听说凌晨3点多起床准备出行的吧?成都之大,游客居住在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集中后来我才知道还有不少外省游客。要想不堵车,早出城,旅行社决定凌晨6点出发。这么早,公交车、地铁尚未始发,旅行社便花“血本”租用十几辆小轿车、出租车到城市的四面八方接客。司机和我们约好4.20之前在航天立交桥下等车,我们只好4点前出门。天降大雨,伞遮了人遮不了拉杆箱,我只好给它穿一件骑自行车的雨披,雨披较长,拉杆箱的轮子压着雨披就拖不动了,我弯腰上卷雨披,没走多远,雨披又滑下去拖不动了,再卷再走,卷卷走走,还好提前赶到了航天立交,坐车到琴台路口集合,哇瑟,100多人等着旅游大巴一起出行。因个别人迟到、上厕所、手机不见了,拉拉扯扯 ,6.20启程,经成灌高速、都汶高速,到米亚罗共进午餐。
       下午两点一刻到了马尔康县城外7公里的卓克基镇西索村,我们沿山路上行,见路旁有一石碑,上刻“卓克基土司官寨”。官寨地处梭磨河与西索河交汇处的高地上,这里是马尔康至成都、小金两条公路的交叉点,这里依山傍水,景色秀丽,这里是嘉绒藏区东去汶川进入内地的必经之路,北面经草地可到甘青两省,南经小金县可至雅安、西昌,西经金川、丹巴可到甘孜、西藏,被称为扼控川西北高原山地交通的锁钥。官寨始建于元代1286年,为四层碉房。1935年7月,毛泽东同志及中央机关长征途中曾在官寨住宿一周。1936年毁于大火,1938年至1940年,土司索观赢组织人力重建。1988年,卓克基土司官寨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它是阿来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的故事原型和电视剧的外景拍摄地。它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仿汉式四合院结构,北部正屋为假六层,东西厢房为五层,中为天井,共有大小房屋63间。由围墙
、高碉、照壁、牢房和主体建筑构成。它融入了藏汉民族精湛的建筑艺术,被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赞誉为“东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卓克基土司官寨为木质结构,每层楼由活动楼梯连接。现已基本不住人,已辟为旅游景点供人们参观。导游会为你讲述官寨的建筑特点和土司时期人们的生活故事,介绍土司的历史和人物故事、土司制度、土司生活,展示嘉绒藏族民俗文化,揭示藏传佛教的神秘。它的每一个角落都保留了一段历史,每一个展室都讲述了一个故事,每一个展厅都呈现了一幅画卷。导游只给了一个小时,我只好从一楼到五楼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走马观花式地浏览了一下,便下山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
       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位于土司官寨山下,梭磨河边。在梭磨河上有一座红军桥,它是因红军长征路过此桥而得名的。1935年7月,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红军领导人途经此地,经此桥跨过梭磨河北上。它用本土石料修建,是当地现存仅有的石拱桥,被藏族人民视为联系藏汉友谊的桥梁。为凸显“艰苦奋斗、革命奇迹”红色旅游主题,阿坝州委深度挖掘马尔康长征文化优势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倾力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景点。所有展品的筹
集和展示设计紧紧围绕红军长征主题,分为“万里长征”、“转战阿坝”、“北上驿站—马尔康”、“红军足迹”、“英名永存”、“传奇故事”、“迈步新长征”七个展室,以大量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觉,利用现代声、光、电等形式,详细介绍了红军通过阿坝州的整个艰难历程。参观马尔康红军长征纪念馆能受到一次生动而深刻的革命传统、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更加坚定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新长征的信心和决心
       下午三点半,我们登车继续前行,经阿坝州州政府所在地马尔康南下到金川县观音桥镇。观音桥风景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川西北高原腹地,属高原草地与高原山地的结合部。我们换乘面包车沿盘山公路呈之字形地登山,海拔高度从2500米起步不断上升。我们探访小布达拉宫——观音寺,虔诚朝拜四臂观音。相传为迎接观音菩萨在纳勒神山降临,尼吾菩萨化身为大象前来献宝。行至山前,看见孽蛇在此兴风作浪,欲阻断河流淹没神庙。孽蛇触怒了纳勒山神,便拔剑搭弓向它射去,孽蛇虽然退去但未降服,大象使出法力将其制服。平息浩劫之后,尼吾菩萨为保护观音留了下来,即现在大家看到的象山。至今在象背上仍然能看见吉祥八宝等宝物。
       观音寺又叫观音庙,它属于藏传佛教之中的宁玛派系。宁玛派,即红教,属于旧教派,其创始人是莲花生大师。它是藏传佛教之中立教最早、吸收原始苯波教最多、供奉神灵最多的教派。在四川整个藏区宁玛派的寺庙比格鲁派的多89座。观音庙因寺内供奉着四臂观音而得名,迄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现总占地面积近30000平方米,非常气派,气势宏伟。相传四臂观音是在公元7世纪由民间信众从地下发现并请出的一尊天然形成的,长有四支手臂的天成观音,遂建庙以供奉。藏语则把四臂观音称为土基钦波,因而观音庙又叫土基钦波寺,该寺拥有“拉萨第二”之美誉。据说,金川县观音庙的四臂观音与拉萨大昭寺的观音、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并称为“观音三兄妹”。我们在观音庙内参拜了四臂观音、莲花生大师、无量寿佛、阿弥陀佛、财神、喇嘛斯满卓舍利塔、香巴活佛的脚印等,更有虔诚者五体投地,三步一叩,五步一拜。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未能一同徒步登上山顶去撒隆达,最高山顶海拔可达5300米。面包车司机轻车熟路,飞也似地下山,他没有一点怯意,我们却惊恐不已。
       晚上六点半,我们在观音桥镇一家名叫“重庆味道”的餐厅吃完火锅后,与李步江夫妇逛观音桥镇。观音桥并不大,已挂上了危桥标志,既然游客络绎不绝,我倒建议维修加固观音桥,或索性重建。镇子也不大,就一条街,不用半小时就走通了。我们未走回头路,沿着杜柯河边返回驻地,仰望着世界上最大的转经筒,目迎黄昏近来,夕阳如一个大火球慢慢与山峰之嘴接吻,晚霞映红了西天。不一会儿,夜幕徐徐降下,我们回到香巴拉酒店入住,结束了第一天行程。
       导游决定次日凌晨五点半出发,因有几位游客迟到,晚了二十五分钟发车。海拔将继续升高,车行至壤塘县地界必须做游客人数登记。服务站的工作人员踏上一辆辆旅游大巴,为广大游客宣讲预防高反的常识。“请大家不要暴饮暴食,不要大口大口地喝水,不要在车上睡觉,不要喝酒,不要大喊大叫乱跑,要结伴而行,晚上睡觉枕头垫高一点……”担心游客出现高原反应,他们就讲经常有人出现高反,头痛、胸闷、恶心、呕吐者不乏其人,有
因高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抢救无效死亡的,“你们有必要买几罐氧气、买几盒高能维肽带上。”多数乘客很自信自己身体素质好不会有问题,也有少数乘客以为这是在忽悠游客买他们的东西。对此,我认为应该这样看,他们是在尽他们的职责,进行义务宣讲、是对大家生命负责任,不应简单理解为广告推销。你可以视其自身身体状况而定,买与不买随意。广大人群有共性,但个体差异是很大的,多数游客什么事也没有,但不排除有特例存在,我们车就有个青年女子还未到目的地就翻江倒海,吐得稀里哗啦,痛苦不堪,别说欣赏风景,一路上还多亏朋友照顾,直到返回成都平原才算看到了一丝青春笑颜。我试过几次从未出现过高反,但这次因山下比较热,穿得单薄,到色达坛城山顶观景台吹了寒风,下山时就很不舒服,回到大巴上头就痛得如唐僧给孙悟空念了紧箍咒似乎要炸裂一般,我也不知是受寒感冒还是出现了高反,看来有备才能无患啊。
       八点半,我们继续沿317国道、色曲河、多柯河继续前行,路过翁达,下车上药王山寻觅高原萌宠——土拨鼠。成群结队的游客沿大道上山四处寻觅土拨鼠,我想大道上怎么会有呢,便到草地里寻觅,洞口不少却不见土拨鼠,我反复呼唤,也无一点动静,找了几个洞结局都是一样的,我失意地直起腰放眼一望,翁达草原一片油绿,广阔无边,各色小花点缀其间,有如一幅阔大的油画,颇有几分壮美。继续寻觅,仍是见洞不见鼠,正是失望无助准备下山之时,忽听同乡驴友李步江高喊“范老师,快来看,这里有土拨鼠!”我们兴奋地跑过去,“哪儿呢,哪儿呢?”“小声点,别吓着它,丢点食物,慢慢引它出洞。”“哇,见着了,见着了,好大,好乖哟!像一只大麻兔。”土拨鼠,俗称旱獭,属啮齿动物,成年后平均体重为4.5公斤,最大可成长至6.5公斤,身长约为56公分。土拨鼠与松鼠、海狸鼠、花栗鼠等皆属于啮齿目松鼠科。土拨鼠主要以素食为主,食物大多为:蔬菜、苜蓿草、莴苣、苹果、豌豆、玉米及其它蔬果。采食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日食量300-400克。上述食物不可能随时都有,它们只好与马牛羊争吃牧草,1只成年土拨鼠每年活动季可吃50到100千克的优质牧草。从总体上看,它对人类的畜牧业还是不利的,只是我们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没有大面积地捕杀它们而已。
       告别旱獭,我们继续前行,来到色达县洛若镇参观东嘎寺。东嘎寺建于十六世纪初,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是扎什伦布寺的分寺,位于该镇上亚东乡西边山坡上,距色达县城13公里,以东嘎山命名,是亚东规模、影响最大的一座格鲁派寺庙,而且是西藏现代史上一座具有重要意义的寺庙。寺内的壁画雕刻艺术具有独特的观赏研究价值。1936年,第三世东嘎活佛住世时,朱德总司令所属部队在长征中,曾在该寺休整半月余,寺院为部队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衣物、马匹等。此举,红军官兵甚为感动,为寺院赠送锦旗一面。1951年7月16日,中央人民政府代表张经武经印度到达亚东后会见了十四世达赖喇嘛,面交了毛泽东主席给达赖的亲笔信和十七条协议抄本,同时宣传了党的英明政策。至今寺前尚立有会谈碑一块,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将东嘎寺定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中央政府驻色达办事处送寺院大洋伍仟元。寺内有法器、佛经、释迦牟尼佛铜像、铜铃、明代铜钹、晒佛唐卡等众多珍稀文物。参观完走出寺门,方才注意到大门上挂有国家宗教事务局监制的金色寺名牌,明确它是宗教活动场所。大门的左右两侧用汉藏两种文字写有宣传民族团结的锦缎标语:“各民族要像莲花白一样越裹越紧,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越抱越紧”,是啊,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最要紧的啊。
       站在东嘎寺大门台阶上,纵目四望,眼前就是广阔无垠的金马草原。金马草原(即色达草原)位于长江主要河系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上游地带,它与甘孜藏区石渠县扎溪卡草原构成境内最著名的天然牧场。沿色曲河北上,河的两岸,成百上千条牧草丰美、开满各色野花的草沟,延绵起伏的山脊,向东西方向延伸而去。其间,是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羊群,以及被风吹来的时有时无云朵般柔和的牧歌。传说在这富饶美丽的草原上,人们曾发现过“马头”形金子,后人为祈福而取名 “色达”(意为金马)。还有一种传说是格萨尔留下的战马而得名“金马”,独特的黄金文化于是兴起,金山、金水、金坝、金谷……从来没有任何以黄金命名的地名和与黄金有关的传说像色达这样多。色达县境内也的确盛产黄金,传说如果将县域草原上的黄金全部开采出来就可以铸塑一匹金马,因上述种种原因,色达县被冠以“黄金之乡”的美名。
       下午一点一刻,我们乘车去色达尸陀林天葬台看天葬。色达天葬台建造在地势相对平坦的半山缓坡上,用铁栏半围出一块篮球场一样大的平地,那便是进行天葬的地方。过去我是听说过藏族丧葬习俗与汉族大相径庭,有的理念甚至完全相反。汉族游客大多是为了解藏族天葬习俗而来。车停在了半山的一个停车场,往前看人头攒动,蜂拥而去。回首一望,停车场已是一片车海。不到一刻钟光景,天葬台周边便是一片人海,不少人还在不停地挤来挤去,总想找一个最佳位置看得更清楚些。等候的不止是人,山坡上一百多只秃鹫迫不及待地排起长队,或是在天空中盘旋,它们应该是常客,知道天葬师何时动刀,早就列好队阵,跟在秃鹫王的身后,一会儿展翅前进一两米,一会儿又展翅前进一两米,最后秃鹫王站在天葬台背后的高墙上等候,它不动,其它的秃鹫就严守规矩一动不动。色达有藏区最大的“天顶天葬台”,所谓“天顶”,是“离天堂最近”之意。藏族人认为天葬的本质是人来自于自然,最后回归于自然,相信生命是永远轮回,对生与死看得从容淡泊。色达尸陀林天葬台是藏区为数不多对外开放的一个天葬台。开放天葬台是对于生命认识的一种教育,本来无需保密,然而有的人无法理解这种习俗,有的人把它当作新奇之事,举起手机、相机不停拍照,尽管挂有请勿摄像拍照的牌子,但还是有不少游客对提示牌视而不见。拍了也就拍了,自己保存看看也就罢了,但个别游客拍的影像还发在了网上,这就会使得一些不知就里的人说三道四,这就不好了。
       按藏族习俗,没有劣迹和传染病的人死后才能天葬,在家停尸数日,请喇嘛念经择日送葬。我们去色达参观那天,数百上千的游客引颈眺望,等候至下午两点半,有人用棺木、布袋、大桶抬来或扛来的尸首有五具之多。天葬师随即将尸体衣服剥去,按一定程序肢解尸体,肉骨剥离,最后将分切好的尸体从袋子里倒出来,秃鹫们终于按耐不住一哄而上, 几分钟四五具尸体的肉就被吃得干干净净。当然动刀肢解、剁成小块喂秃鹰这一幕被四周围墙
遮蔽,如今已不再“现场直播”,这是对死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秃鹫食后飞上天空,藏族人则认为死者已顺利升天,他们视秃鹫为与天神相对接的神鹰。我们不太懂藏族人的宗教信仰,但他们对生命源于自然回归自然,不与活人争土地的理念及丧葬习俗应该受到尊重和理解。
       下午三点一刻,我们乘车去色达佛学院参观。学院全称是色达县喇荣寺五明佛学院,它不能简称五明佛学院,因为很多大寺庙都有五明佛学院。色达县是个藏传佛教寺庙比较集中的地方,全部为红教,当地人有“色达山河一片红”的说法。色达佛学院坐落在县城东南方约20公里处,海拔在4000米以上。在重重的群山环绕之中,沟里的僧舍,以佛学院的大经堂为中心,密密麻麻搭满了四面的山坡,不计其数的绛红色小木屋,延绵无数,一眼望不到头。这些红色小木屋,是数万名僧侣的住所。  
       佛学院始建于1880年,德将多吉在此兴建,树立宁玛派讲修法幢。而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则是由晋美彭措法王1980年创办,在短短数年间从藏区一个山谷深处迅速崛起,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藏传佛学院。三万多出家僧众在此修行居住。出家男子称扎巴,出家女子称觉姆。佛学院戒律十分严格,男众女众的僧舍泾渭分明,即使是兄妹也不得随意往来。  
       旅游大巴是不能直接进院的,必须换乘佛学院专用的公交车上到佛学院最高的山峰上,这里有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叫做“坛城”。坛城的梵文名叫“曼荼罗”,意思是按佛教密宗仪规进行某种祭供活动的道场,平时是人们转经的场所。它的上半部分是转经的地方,据说如果你有什么疾病,在这里转上一百圈就能痊愈;下面一层是转经筒,经筒里装有经书,转上一圈视为读了一遍经书。经书要天天读,故经筒就要天天转,经筒转过之后留下一串悠长的嘎吱嘎吱的响声。
       佛学院学制一般6年,每年考试两次。特殊学科需要学习13年。每天有早课,下午课,有时还有晚课。即使下雪天僧侣也要走下泥泞的山路去上课从不间断。
       在坛城不远的山头插满了经幡,看上去甚为壮观。我们站在经顶上俯瞰漫山遍野的一片红房子,放眼看那迎风猎猎飘扬的经幡,受冲击的何止是眼球,更有心灵的极大震撼,这是什么力量,这是信仰的力量,有信仰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再回首,广袤的金马草原郁郁葱葱。伫立良久,不忍离去,山顶的寒风扑面而来,直往心窝里钻,已不是凉爽的感觉,而是瑟瑟战栗,我已意识到不能贪念美景。于是呼唤同伴徒步下山,途中已觉大脑沉重,但仍坚持走向书有“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大山下,我们的大巴就停在那里。上车后头痛欲裂,直到夜里回到县城宾馆,仍不见好转,爱人担心有事,还好,我也靠信仰挺过了这一关。
       第三天仍是凌晨五点半发车,我们从色达县城出发,经马尔康、米亚罗、古尔沟、汶川、都江堰,于晚上六点二十回到了成都。 

       总的看来,色达之行安全、愉快,收获颇多,不枉此行。


                     作者:范光耀 二〇一九年七月十三日于成都龙泉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昕)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