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四川省邻水县“小农水”工程建设增产增收“金钥匙”

更新时间:2016-01-27 10:11:04点击次数:1061次字号:T|T


 图为坛同镇晒谷山村猫儿沟山坪塘

    

中国民生经济网讯(通讯员冯胜骅 冯建国 胡燕)邻水县属川东褶皱平行岭谷低山丘陵区,境内“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条山脉背斜平行排列,形成“三山两槽”的特殊地貌。全县以山地丘陵为主,山高坡陡,植被稀疏,特殊的石灰岩地质,保水能力差。全县10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7万人,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境内水资源虽然较丰富,但由于受“自然、技术、经济”等条件的制约,决定了蓄水工程短缺,调蓄能力极低,工程分布不均;库、塘、渠配套不齐,且工程病害多。水资源在时空上分布极为不均,造成了季节性缺水,区域性的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粮食稳产高产,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匮乏,水利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干旱频繁。长期以来,邻水人为水所困,饱受干旱之苦。四川省委、省政府做出“治水兴川”的决策以来,在中、省、市的支持下,邻水县通过实施六年“小农水”工程,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效地改善农民生存环境、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必备工程。同时,也是一项情系农村群众的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一、实施“小农水”项目,领导重视是关键

 

邻水县中央财政小型农水工程牵动着各级党政领导的心,2010年我县第二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开始实施,广安市主要领导深入我县“小农水”现场调研时表示,尽最大努力解决“小农水”工程建设中市、县级投入的问题,帮助农民整治山坪塘、修建蓄水池、新建石河堰、整治小水渠、新建和整治提灌站,解决旱山区农村、农业和农民用水难问题,并要求县水务部门及涉及乡镇按照相关要求具体组织实施。

 

在中、省、市领导的大力支持,邻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邻水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责成相关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落实专人负责工程的建设与管理。工程实施中各级党政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多次亲临工地检查指导工程建设,现场办公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实施“小农水”工程,部门配合是动力

 

在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在市水务局的领导下,在县财政、项目乡镇及项目村的密切配合。为搞好工程建设,根据各部门的职能、职责,领导小组进行了分工,强化了部门工作职责。邻水县水务局负责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县财政局负责工程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和县级资金筹集;项目乡镇政府负责宣传发动,项目村用水协会组织工程实施,协调处理调整工程占地、青苗等具体问题。县水务局接受任务后,局领导迅速带领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现场进行规划、精心设计,并根据工程分布指派相关水务技术推广站加强技术指导。县财政局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的管理,监督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受益区党政齐抓共管,做好组织协调、土地调整、工程建设管理和劳力调配组合,有力地保障了工程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三、实施“小农水”工程,群众参与是基础

 

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按照“政府组织,统一规划,民办公助”的原则,市、县两级政府要求受益区村民投工投劳,自筹部分建设资金。由于旱山区村民历年来受旱灾影响,经济收入较低,自筹资金相对较难,相当部分村组主要劳动力外出打工,群众投劳难度很大。为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各乡镇层层召开动员大会,经过讲道理、摆事实,使村民切实认识到兴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是党和政府为群众办的实事、是关心群众生产问题的具体体现,使部分群众由不理解到理解,由不支持到积极支持。受益区的干部群众积极响应,投工投劳,分户和联户挖凼建池,共同参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打了一场群体战和总体战。

 

四、实施“小农水”工程 ,连片治理是重点

 

该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严格按照“因地制宜,集中成片”的原则,进行统一规划,统一放线,避免了重复建设和水资源的浪费现象。水利部门严格执行四川省水利厅《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技术规范》,根据地形地势条件,进行选址定位。工程施工前,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各村民用水协会、村组干部及社员代表进行工程质量培训,由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印发了施工技术要点和质量标准,使各施工队明确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的质量标准,施工程序,技术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该工程设计资料和工程特点,技术人员向各施工单位进行了技术交底,对工程材料、工程质量和完工时间、安全措施进行了详细交代。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统一采购。地方性建材由当地村民用水协会统一开采,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

 



图为华蓥乡作坊沟村唐家河石河堰渠道工程


五、实施“小农水”工程,改善面貌是根本

 

在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各级水利部门通过采取规模整治山坪塘、修建蓄水池、新建石河堰、整治小水渠、新建和整治提灌站等工程措施,该工程建设因地制宜,规划科学,布局合理,集中成片,规模发展。蓄水池四角见方,线型清晰,横伸纵直,抹面平整,美观实用,做到了位置适当,居高临下,自流灌溉;集雨有沟,蓄水有池;沉沙有凼,泥不下山、水不乱流;蓄得上,保得住,放得出,旱能灌,洪能排。通过六年的实施,工程总投资 28171.76 万元,新建蓄水池 1093口,整治山坪塘814口,新建和整治渠道640.1 米,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后,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0.47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96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95万亩,补灌面积达到0.4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248万公斤,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068万元,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193.97/人。

 

通过三年实施改变了石滓、柳塘、复胜、丰禾、长滩、九龙、御临、袁市、龙桥、合流、坛同、四海、椿木、高滩、太和、柑子、观音桥、城北、城南、西天、梁板、九峰等22个乡镇的102个村的自然面貌和生态环境,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

 

六、实施“小农水”工程,增产增收是目的

 

通过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有了水资源保障,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有了条件,当地农业开始由传统的农作物种植向高经济价值作物种植转变,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的经营种植业和养殖业。实施小农水项目前,农业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群众只能靠天吃饭,当地农业粮食亩产量仅515公斤,农民平均年收入845元。实施小农水工程后,通过调整项目区产业结构,规模栽植经济果木林和发展养殖业,农业粮食亩产达575公斤,比以前每亩增产60公斤,项目区人平均增收193.97元。有了水源作保障,项目区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灌溉效益每年可实现1068万元,达到了“实施一个乡村,建立一个基地,开发一种产业,改变一处面貌,富裕一方农民”的目标。修建的水利设施经过明细产权、发放产权证,使建设者“建设有权利,管护有责任,开发有利益”,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旱山村和缺水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改善,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效果十分突出,实现了“小工程大规模、小投资大效益”的建设目标。

 

 

 

 

 



 

 

0
(编辑:admin)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