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穷山村换新颜 南江县公山镇脱贫致富路更宽

更新时间:2020-07-21 09:48:14点击次数:99792次字号:T|T

       2020年,是脱贫攻坚收官最后一年,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之时,四川省南江县公山镇人民坚定信心、砥砺前行、同心同德、奋斗奔小康。

生活有了保障,固定有了收入
      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四川省南江县公山镇大力引导党员干部,走村下户,讲述扶贫政策,与扶贫工作队对各村社群众宣传发展致富路子,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将党的的政策,扶贫知识,减贫故事讲述给群众听,引导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拔穷根"、“摘穷帽”。
      “政府给我们建的房子漂亮舒适,你看,有独立小院和完善的配套设施,有家有业,我很幸福”。公山镇卫星村贫困户周延强和呵呵地说。眼前的生活是几辈人的梦想,周延强向小编讲述,“他以前是住卫星六队深山处,海拔高,冬天严寒,吃水靠挑,生活靠天,一家人只能烧柴取暖做饭,新家就是好,取暖做饭也用电,我们也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有电饭煲、电视、冰箱、洗衣机、组和沙发,家里样样有”。
       卫星村书记李晓玲说,“我村贫困户周延强不但有新家,还给他们按排了工益性岗位就业,干起村道路环卫人员。在实现贫困人员“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中,住房有保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重要之一,卫星村四社,六社、五社、三社共有136户316人住上新居,告别了穷窝窝,迎来了新生活”。
      该村贫困户付进党,被聘用护林人员,村道路环卫人员等工益性岗位,全家人每月有固定工资。付进党笑着说,“感谢党的政策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以前种地只够温饱,搬进安置区房子好,路也好,除了做工益性岗位外,我和妻子还要种植金银花药材,增加收入”。
       公山镇跃进八社贫困户李茂贵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了,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住上新房子,还搞起了小型养牛场,他每天和妻子在山放着牛儿,唱起山歌。李茂贵说,“为了自己勇敢去追梦,勤劳奋斗,干起养殖业,有时间还在附近的县城施工队务工,每天有120元收入,一家三口人生活越来越好。在今后,我们要听党的话,跟党走”。
       该村村长杨如江说,“我们村在国家扶贫政策上,大力下功夫,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和公山镇等扶持计划要求总目标,让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学习脱贫攻坚政策时,还要上农民上夜校,技能培训,让他们学习好知识,带动大家发展“四小产业",早日走出贫困,过上好日子”。






往前看,谋发展
      公山镇在各村,在各级政府,“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以及有关企业帮扶下,产业扶持资金到户到人,形成多元化增收入渠道,让当地群众实现了“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的观念转变。近些年,公山镇以贫困地区立足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全镇以金银花,黄羊、茶叶、核桃、巴山土鸡、地道中药材等种植业和养殖业,一步步变为现实,一大批困难户受益。宜农则农,宜勤劳致富,宜游则游,宜特色产业,发挥优势、拓宽发展。
       公山镇桥坝村村民侯斌,以前在外地务工,这些看到家乡变化大,党和政府扶持政策好,回到老家想发展养殖黄羊,找到镇上村上领导干部谈了自己的创业想法,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在他自己的努力奋斗下,修建起了圈舍,养殖黄羊300多只。侯斌说,“我们桥坝村是养殖黄羊地理位置条非常好,大山之中空气好,草原没有污染,只要把羊的病虫防疫好,羊儿长的肥胖胖。黄羊销售很好,每天都有客商给我打电话买羊子,政府部门也帮我找好了销路,现在我带领村里几家贫困户一起养羊,收入很好”。
       公山镇卫星村村民何鑫,读完农大学院的毕业生,放弃外省一家公司高新的收入,回到家乡,与镇上村上干部商量,要发展巴山土鸡养殖,成立专业合作社带领全村贫困户一起致富。如今他的合作社养殖土鸡1多万苗,年收入上10万元左右,2018年被南江县评为大学生创业之星。何鑫说,“我生长在贫困山区,看见自己家乡条件差,百姓没有什么好发展,没有什么好收入。现在国家扶贫政策好了,我回到家乡,用我学到的知识把家乡建设好,让
群众过上好日子,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
       公山镇同心村村医姚顺志,一边为村民看病就医,一边为村民讲解脱贫攻坚政策,他这些年在把金银花药材种植的非常好,带领全村群众到外村学习参观,种植和管理银花技术,流转土地种植金银花8亩,年收入上万元。姚顺志说,“我行医几十年了,中药材治病的用处多,我就看好银花,叶子和花都是药,价格也好,希望大家用勤劳的双手致富”。
       这些年,公山镇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并在各产业上注重品牌,产品有保证、产品有销路。通过“公司十基地十合作社十农户”模式,带动各乡村农民种养植业积极性高,为农民提供全程指导。换一方水土富一方人,公山镇为了人民群众的就业梦想,确保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先后在东榆工业园电子厂,食品厂、服装厂等安置贫困户1050人就业。2019年,全镇贫困山区10万人增收,每户均收2000元左右。
       公山镇党委书记苟中文说,“在2020年里,我们肩负重任,脚踏实地、不忘初心,不怕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不利影响,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生产就业,早日脱贫”。(方绍海)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强)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