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让乡村振兴和农村“空心化”破解并肩同行

更新时间:2021-02-09 16:27:35点击次数:300938次字号:T|T

      民生经济网讯)近期,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脱贫县设置‘5年过渡期’”到“‘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再到“要有更有力的举措、更强大的力量来推动乡村振兴”,最后到“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实行党政同责”,全面总结了2020年“三农”工作,并部署了来年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是党中央安排部署农村工作的最高规格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最大的亮点莫过于2021年乡村振兴的全面展开,为广大基层农村农业工作指明了方向、鼓足了干劲。

      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资源要素活力不足,传统农业不足以保障新生代农民的生活。其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依旧落后,医疗、教育、出行等领域欠账较多,导致农民特别是新生代农民不愿继续待在农村。随着大量农村人员外出务工,导致土地荒芜、村舍闲置、农业发展停滞,造成农村大面积的资源浪费和公共服务体系的衰落。农村“空心化”现象,着实让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处于无人可用的尴尬境地。

      人气旺不旺是乡村振兴与否的关键,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的“钥匙”就在于乡村振兴,要把破解农村“空心化”难题,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加强支持各类人才回流农村创业就业的顶层设计,出台优惠政策,化解乡村“聚人气”的难题,防止农村人口和各类人才过度流失。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造血工程”、“基础工程”,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出台乡村产业培育和发展专项计划,成立乡村产业培育专项基金,探索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高效种养和文化旅游模式。扎实推进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战略,逐步破解阻碍城乡资源要素流动的“藩篱”,促使城乡资源要素慢慢从城市对农村的“单向吸纳”转向城乡之间的“双向对流”,唤醒农村沉睡资源,充分激发农村农业发展动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和安排投资项目时,要向农村倾斜,充分考虑地方财力和农村的承受能力,加大项目投入额度,减少或者免除地方配套资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相比较于任何号召农民回村种粮的口号和道理来说,乡村振兴战略更实惠、更实在,系统性地解决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弊端和梗阻,真正吸引农民回流农村,在这片养育自己的小天地有所作为。(四川省三台县北泉路潼川镇人民政府 唐伟)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强)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