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金融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财经金融 > 正文

贵州黎平县指尖经济构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链

更新时间:2024-06-04 10:49:25点击次数:479452次字号:T|T


      “刺绣成本低、收益高,既顾家又能挣到钱,现在好多手巧的农村妇女靠刺绣每年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去年我这小店收入20余万元,买了一辆轿车……”贵州省黎平县地坪镇安鹏手工刺绣店老板陈用确满脸笑容。


       绚丽夺目的服饰、花纹丰富的背带、绣花精致的布鞋……走进地坪镇街上的刺绣店,款式多样的刺绣作品展示着农村妇女的“绝活”,彰显着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映照着乡村文化的繁荣景象。


      近年来,地坪镇坚持保护与传承并重,优势与特色并举,深度挖掘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潜力,着力将苗、侗、瑶特色民族刺绣从“指尖艺术”变成“指尖经济”形成“指尖产业”,构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链条。截至目前,全镇有刺绣50余家,实现妇女在家就业200多人,2023年全镇刺绣产业产值达150多万元。


     “前些年,农村妇女看不到实实在在的效益,不少人不愿搞刺绣了。”陈用确仔细分析原因,找到对策---订单培训。


刺绣中 (2)_副本.jpg


     “以绣品订单、免费培训、提升技艺的方式,培训专业的人才队伍,推动刺绣产业发展,拓宽群众收入渠道。近年来,我培训的绣娘也有几十人了。”


       地坪镇采取“指尖产业+节日订单+农村妇女+就业致富”的抱团发展新路径,激发农村妇女的内生动力,勤劳的妇女们用活手中的小小绣花针,提升了一针一线的附加值,绣出了新生活。


     “三五天她就到寨上来教我们剪纸、纹样、针法、颜色搭配等技艺,绣好的她开钱就收走了,让我们在家边赚钱边提升技能,现在大家都很愿意搞刺绣,去年我在家刺绣赚到1万多元呢!”滚小村妇女韦珍珠高兴地说。


       据了解,地坪镇苗、侗、瑶族刺绣历史悠久,刺绣已成为当地群众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大山里的妇女以创意巧妙、配色自然、设计精美的刺绣而闻名,绣品样式包含绽放的山花、飞翔的鸟儿、飞舞的蝴蝶……每一款刺绣产品都呈现出自然之美,绣出一幅幅“带着娃、采着茶、绣着花、顾着家”的和谐乡村发展新画卷。


       如今,地坪镇借助春节、花桥节、春社、广西“三月三”、芦笙比响赛等活动优势,展示了民族服饰特点、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拓宽绣品市场,刺绣已成为农村群众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姜永模 姚进忠)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罗少雄)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