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建设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住房建设 > 正文

贵州建筑工人在湖州:身处异乡依旧快乐,扶贫攻坚迫在眉睫

更新时间:2018-07-13 14:24:36点击次数:10739次字号:T|T


        盛夏七月,正值酷暑。从贵州来湖州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张叔叔依旧在建筑工地上辛苦工作 ,他靠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一步一步给他的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为了更多地了解他们在异乡的生活以及他们对扶贫政策的了解程度,7月12日上午,湖州师范学院商学院“浙青春,正黔行”团队一行人前往建筑工地对张叔叔进行了简短采访。


“跨越黔山,只为小家”
        张叔叔,来自贵州省的一个小县城,在六年前坐着破旧的火车,兜兜转转,最终来到了被誉为“鱼米之乡”的湖州,成为了一名建筑工人。在湖州,张叔叔见识到了和自己故乡完全不同的风土人情,而在几年的工作时间里,张叔叔也对湖州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在湖州感觉很好!这里空气好风景好。”这是张叔叔对我们说的话。

         据了解,张叔叔在来到施工场地之后一直在户外做着搬运工作。七月的湖州,已经是烈日炎炎,当我们问道有没有什么避暑方法时,张叔叔只是说:“没有特别的方法,只要在树荫下站会儿就好了。”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张叔叔的家庭情况,他的家人都留在了贵州,孩子现在二十多岁,已经有了固定的工作。虽然做着最普通的工作,但是张叔叔依旧对生活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大人不会想家,大人只想顾家”
         从一千多公里外的贵州来到湖州,张叔叔已经在湖州工作了六年的时间。生活工作中的伙伴全部来自不同的地方。今年夏天,他们来到湖州师范学院进行校园翻新工作,工作很枯燥,也很艰辛,需要顶着高温在烈日下工作,即使累了也只能在树荫下休息一会儿,为了赶工作进度,晚上还经常需要加班,但是他们已经适应这样的环境。当团队成员问及会不会想家时,张叔叔说道:“只有你们小孩才会想家,大人不会想家,只想顾家。”在他这个年纪,不会时时刻刻想家,但是他做的一切也只是为了家人。

         为了生计,为了家庭,他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离开家人在异乡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在采访过程中张叔叔还问道:“为什么你们还没放假?”当我们告诉他留下来就是为了采访他们了解更多情况时,张叔叔高兴地说到:“那以后你们每天都来采访我,拍拍照挺好的。”团队成员被他的乐观态度所触动,对他来说,快乐其实很简单。


“老家待遇低,谁不想跟家人在一起”
         提及对于最近国家扶贫政策的了解有多少。张叔叔表示自己对于国家的扶贫政策并不是很了解,对国家扶贫政策的实施也不太关注,只知道东部经济发达,待遇好能挣钱。提及未来的想法,张叔叔说到:“我没有什么文化,也只能打打零工,但我不骗不偷不抢,能挣多少钱不是大问题只要有吃有喝就很满足了。在外打工也遇到过不公平的待遇,都是吃了没文化的亏。”最后张叔叔还补充说道,“谁不想跟家人在一起,但老家待遇低,你问我们扶贫政策了解多少,其实我并不了解,因为我们在外省打工的人,每个月都能给老家寄2000块钱,老人孩子早就不再是贫困人口了。可我们还是觉得对不起父母,没能尽孝心。”

         张叔叔的回答基本代表了外来务工人员的心声,他们大多数人并不了解也没有兴趣主动去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因为他们在异乡打拼已经让老家人脱离了贫困的日子,但一旦他们离开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或者丧失劳动能力,他和他们的家庭将又一次坠入贫困的深渊。因此,扶贫攻坚、乡村振兴迫在眉睫,“浙青春,正黔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将着眼于扶贫政策的宣传与普及,以帮助贫困人口加深对国家政策性的了解、合理利用国家扶贫政策进行脱贫致富,真正做到精准扶贫、科学扶贫。(汤晓晨 李佳怡 沈雨莲  傅巧婷 祝紫薇 俞烨梦)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