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长征文化遗址遗迹保护状况堪忧,亟需关注并加以改善

更新时间:2024-09-04 15:39:46点击次数:480017次字号:T|T


       在黎平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记忆的土地上,长征文化遗址遗迹作为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不仅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更是沟通历史与未来的重要桥梁。通过近期调研分析,发现当前部分长征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状况堪忧,亟需引起广泛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改善。


一、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不可抗力自然侵蚀。部分遗址遗迹遭受自然环境的侵蚀,如风雨侵蚀、水土流失等,导致建筑损坏、碑文模糊。如:纪念革命先烈的重要场所,位于黎平县城郊南泉山的黎平县烈士陵园,尽管近年来经过多次修缮,但长期受自然界风吹日晒雨淋等不可抗力和资金及技术限制,部分墓碑仍不可避免的存在风化、纹裂等问题。同时,陵园周边环境整治不到位,存在野餐垃圾乱扔、杂草丛生等现象。 


      (二)人为因素造成损害。人为活动行为无形中造成破坏,如夏季人员聚集游泳、乱搭乱建、违规经营等行为,不仅增加了遗址遗迹的承重负担,还损害了其庄严性与教育功能,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如:位于高屯街道的少寨红军桥,每逢夏日游泳季,人流会骤增几百上千倍,对狭窄的木质结构桥体桥面承重力形成严峻考验,潜藏倾斜甚至垮塌风险隐患。密集的人流量自然吸引周边村庄农户、小商小贩、不良商家等遍布两端桥头停车场、台阶、岸边甚至河床上乱搭乱建经营烧烤、凉粉、糯米饭等,造成火源进入遗址遗迹,食品不卫生等安全隐患,发生白色垃圾随意丢弃污染遗迹遗址、河域等不文明行为,严重损害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形象。


      (三)保护意识亟待提升。一是部分村民对长征文化遗址遗迹的历史价值缺乏足够认识,保护意识淡薄。二是宣传教育管理不到位,使得遗址遗迹在无形中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四)资金技术支持匮乏。一是地方财政紧张,导致对长征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投入有限。二是缺乏专业的保护技术和人才支持,影响了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五)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一是长征文化遗址遗迹的保护工作存在多头管理、责任不清等问题。二是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保护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二、改进措施与意见建议


      (一)加强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对长征文化遗址遗迹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公众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二是组织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和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保护工作。


      (二)加大投入力度。一是建议政府将长征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加大投入力度。二是积极争取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和技术援助,为保护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健全长征文化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管理机制和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二是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协作配合,形成保护工作强大合力。三是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对保护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推进科学保护。一是依托专业机构和专家团队对长征文化遗址遗迹进行科学评估和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和措施。二是加强保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广,提高保护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三是注重保护与发展的有机结合,在保护遗址遗迹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罗远华)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刘强)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