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前沿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理论前沿 > 正文

让清明节更具时代内涵

更新时间:2023-04-05 17:40:20点击次数:39457次字号:T|T


 作者:王石川

  又是一年清明,“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这个清明节是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清明节,民众踏青祭扫、安葬悼念、追思亲人的需求将明显增长,这可以想象得到。由此带来的情况是,各地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将面临较大压力,相比往年任务更重、责任更大。这就要求各地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古人云:“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以说,祭思敬、丧思哀是一种最朴素的情感。“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寻根祭祖,既是坚守孝道,也是传承习俗。

  清明时节,追思亲人,于今还有更丰富意义。比如,思量如何更好传承家风。中华民族向来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祭扫祖先这个节点,回归到内心,好好考虑如何做到把家风传承好,把子女教育好,无疑很有意义。这是对祖先的最好告慰,也能抵达祭祀的真正内涵。

  每到清明,人们怀念逝去的亲人,还缅怀英烈,这是当前深入人心的时代新风。“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烈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值得我们憧憬和缅怀。

  党的十八大以来,英烈获得更尊崇的地位。比如,2018年4月27日,我国第一部以专门法律形式对英雄烈士予以保护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公布,并于5月1日起施行;2022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烈士褒扬工作的意见》;退役军人事务部新修订的《烈士安葬办法》,已于今年2月1日起开始实施……所有这些制度设计,都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崇尚英雄、缅怀先烈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不久前,宁夏固原市第二中学高一年级和弘文中学七八年级的2300余名师生共同开展了徒步百里祭英烈活动,备受好评,令人动容。这次祭英烈活动,不仅让人看到缅怀英烈已经成为各地人们的行动自觉,更让人感受到世人传承英烈精神、筑牢思想根基的价值自觉。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念先人,追慕英烈,以这样的方式度过清明节,必能让民心更加淳厚,让民族更有力量。(王石川)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0
中国民生经济网 (编辑:)
关于我们 | 招贤纳士 | 法律顾问 | 本网声明 |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民生经济网为非盈利、公益性资讯类网站,所发布信息旨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稿件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请读者自行判断、核实和参考。
若有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发布的图文及影像内容,敬请告知,以便及时安排撤稿和删除;
若信息发布十日内,本网站未收到书面异议,则视为该信息著作权人默认和支持本网站的公益性发布行为。


Copyright @ 2012-2088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永兴巷15号 民生经济网 工业与信息化部备案号:蜀ICP备12001530号-3
主办:四川省民生研究会
爆料投稿:QQ2381208516 / 邮箱:zgmsjjxww@163.com 电话:13348900167
官方(新浪)微博(民生经济网 http://weibo.com/3949705932) 微信订阅号:zgmsjjw 民生经济网